师生服务

教师下载
位置: 首页 > 师生服务 > 教师下载 > 正文

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应知应会系列(三)

作者:   时间:2025-08-21   点击数:

应知应会(十一)

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新一轮审核评估把“一根本、两突出、三强化、五个度”作为的共同愿景和价值追求。一根本: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根本标准;两突出:即突出“以本为本”,确保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突出“四个回归”,落实“三个不合格”“八个首先”有关要求,引导高校“五育”并举倾心培养时代新人;三强化:即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推动人才培养范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五个度:即注重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师资和条件的保障度、质量保障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应知应会(十二)

新一轮审核评估的指标体系框架是什么?

新一轮审核评估设计了两类指标体系四种方案。第一类主要评估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能力,适用于少数具有世界一流办学目标、一流师资队伍和育人平台,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高校,旨在示范引领全国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第二类主要评估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要素,细分三种方案,第一种方案适用于已参加过上轮审核评估,重点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第二种方案适用于已参加过上轮审核评估,重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第三种方案适用于已通过合格评估5年以上,首次参加审核评估、本科办学历史较短的地方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

新一轮审核评估指标体系由定性审核要点和定量审核指标构成。其中第二类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包括7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和78个审核重点。定性指标设置统一必选项、类型必选项、特色可选项、首评限选项,定量指标设置必选项和可选项,高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大学章程和发展规划,综合考虑自身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校内质量保障建设情况进行自主选择。

 

应知应会(十三)

第二类审核评估指标体系设计思路是什么?

第二类审核评估针对三类高校,一是已参加过上轮审核评校估,重点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二是已参加过上轮审核评估,重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三是已通过合格评估5年以上,首次参加审核评估、本科办学历史较短的地方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主要评估其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要素,根据影响本科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和要点设计指标体系。统一设置符合国家人才培养要求的共同的必选项,分别设置适用于重点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和重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的类型必选项。从应用型办学方向与本科地位、培养过程、教学资源与利用、教师队伍、学生发展、质量保障、教学成效等方面设置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类型必选项,体现新时代国家对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要求。针对首次参加审核评估、本科办学历史较短的地方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特别设置办学设施条件达标要求。

 

应知应会(十四)

第二类审核评估指标体系框架是什么?

第二类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定性指标旨在对影响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非量化核心要素进行审核。指标体系包括7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和78个审核重点,设置统一必选项、类型必选项、特色任选项、首评限选项,形成三种不同的模块组合方案。学校可以根据本校办学定位和实际需求,自主选择其中一种方案;定量指标旨在对影响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数据进行审核,主要参考国家基本办学条件监测指标、教育部关于本科人才培养的相关评价指标设计,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国家对各类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定量审核指标共54个,其中32个必选项和22个可选项。必选指标学校必须全部选择;可选指标学校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至少8项。

 

应知应会(十五)

第二类审核评估的重点是什么?

第二类审核评估针对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历史不同,重点考察高校办学定位和本科地位、培养过程、资源条件与利用、教师队伍、学生发展、质量保障和教学成效。强化学校办学方向,引导学校加强党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注重本科教育的时代要求,引导学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深入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引导学校建立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形成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环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二环259号  邮编:710077  

Copyright © mansion88·明升(中国游)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2504号-2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中心

Baidu
sogou